【资料图】
半岛全媒体记者吴璟
“紫花苜蓿的花语是幸运、幸福、希望。我把它送给大家进行种植,也是希望这些美好能够一直陪伴你们。”2月17日上午,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的一间教室里,新学期第一节,也是大一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节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课程正在进行,近200名大一学生现场听课。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首节心理健康课的内容,竟然是先“种草”。
设计此课程的青岛农业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刘倩老师说,她将课程这样设计,一是让学生们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,看着一粒粒小种子在自己的照顾下发芽成长开花,这个过程具有疗愈作用。二是可以让学生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。三是培育植物的心得可作为课程的交流内容。四是这个盆栽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联结,“希望在教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,让学生的心灵回归,内心充满希望。”
